最新消息
首頁最新消息
《蘋果即時》解黑便要小心 可能罹胃腸基質瘤 2018/4/3
朱玉珊

醫師利用微創手術切除胃腸基質瘤。翻攝照片

陳姓男子(52歲)平時是位作息正常的上班族,更無抽菸喝酒等嗜好,但近來卻偶而出現頭暈目眩,還出現連續2、3天解黑便的情況,接受胃鏡檢查,才發現胃部下方胃竇區的後壁出現一個腫瘤合併潰瘍,原來是罹患胃腸基質瘤,幸好經過開刀後現在已經恢復健康。

秀傳外科醫療副院長李岳聰表示,胃腸基質瘤有其特別的病理特性及免疫組織診斷方式,有惡性變化的可能,包括復發及轉移。一般是採取手術切除,並給予適當標靶藥物治療,以便降低復發率。

李岳聰說,依據馬偕醫院日前的研究,在台灣胃腸基質瘤的年發生率每百萬人口約13.7人,好發在胃、十二指腸及近端小腸。且國外文獻也發現胃腸基質瘤的患者約有14%同時會合併其他腹腔內惡性腫瘤。

醫師提醒,如果出現胃腸道出血、解黑便、貧血和腹痛、噁心嘔吐、便秘或腹瀉情形應提早就醫、避免惡化。現在可利用微創手術,不再需要像以前常用的開膛破肚方式,對術後復健很有幫助。(詹智淵/彰化報導)

醫師利用微創手術,減少出血。翻攝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