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聯合報》真空包裝 大傷口痊癒快免受苦 2018/2/14
(文/ 陳志鎧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)
大家都知道食物「真空包裝」可以隔離感染物質,避免提早腐壞,真空包裝用在大範圍與慢性傷口治療,也有異曲同工之妙,傷口好得快,病人少受苦。50歲王女士,被診斷有風濕免疫系統問題,服用類固醇逾十年,日前不小心跌倒,本來只是膝關節處的一個小傷口,不到3天,傷口竟蔓延成感染性的膝關節炎合併膝前皮膚大面積缺損。
她的傷口持續惡化,經轉診來門診就醫,診斷後原本建議利用大腿自由皮瓣做重建手術,但手術時間至少4小時,且她血管狀況不佳,可能影響手術成功率。另外,考量病人身體狀況,可能也不適合長時間的大手術,於是她採用微創關節鏡清創,合併負壓傷口引流系統。
負壓傷口引流系統即所謂的「真空包裝」。王女士經此治療,六周後,肉芽組織成功布滿膝蓋,接著進行腹股溝植皮手術。再過兩周,王女士已可以沖澡與社交生活,治療期縮短且減少換藥疼痛,王女士很滿意。
負壓傷口引流系統的傷口照護方法,是藉由海綿、防水護墊與真空抽吸器分隔傷口與外界。真空可以隔離感染物質,而持續的負壓能引流出發炎滲液,成功促成傷口組織的快速消腫、癒合。
實際步驟(圖1):
● 第一步:將孔洞海綿平放在傷口上,與傷口邊緣貼齊。
● 第二步:以防水透明膠膜平鋪在海綿與周邊皮膚上,盡量不要有皺褶,以免有壓瘡的產生。
● 第三步:在膠膜上剪出一個五十元硬幣大小的洞,將抽吸管覆蓋並黏到此孔洞上。
● 第四步:啟動真空引流裝置。
「真空包裝」除了有助傷口癒合的優點,對照護者也方便許多:不像傳統換藥,須每日更換紗布,只要在急性滲液期,密集的3至5天更換一次海綿,之後就只需每周回門診更換即可。
真空傷口引流裝置,透過正確處理步驟及治療機轉(圖2),除了不用密集換藥外,比較方便,還有許多優點:● 隔絕傷口與外界感染物質與自由基的交流,減少再次感染機會。
● 有效引流傷口滲出液與感染物質,減少組織水腫的發生。
● 維持傷口適洽的濕度,減少疤痕的生成。
● 維持傷口邊緣的緊緻,避免傷口的擴大。
● 與傳統紗布換藥相比,可增加1.63倍的傷口增長速(63.3%:103.4%)。
不少長期臥床致慢性褥瘡的患者,在使用負壓傷口引流系統治療後,也都有良好預後,對於糖尿病足的照護,急性傷口的消腫,降低疤痕的生成,都有非常不錯的效果。
雖然有文獻提到,只要傷口好壞組織的比例是8:2,那兩成不好的傷口就可以靠負壓傷口處理去克服。原則上,傷口處理的第一步為徹底清創,留下最佳組織,輔以傷口真空包裝的照護,才有最大療效。
真空傷口的處理,不因大小深淺而有所限制,但小而淺的傷口,使用真空處理似乎是殺雞用牛刀。比較困難的,尤其是靠近關節或肛門處的傷口若採取真空包裝治療,靠近關節處,必須貼的「真空」又不影響患者活動;靠近肛門口,則是小心不要把排泄物給封住,或引流進傷口,以上都考驗處理傷口的經驗與技巧。
當然,傷口照護的成功與否,除了倚靠日益精進的醫療儀器外,更需要醫師與患者對於傷口照護的認知與共識,耐心亦是對付困難傷口的重要祕訣。